能筛出结直肠癌的“便检”,真的能代替肠镜吗?

受访专家: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  刘 正


(资料图片)

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  郭诗颖

肠镜被公认为是筛查结直肠癌的最主要手段,但提起做肠镜,不少人会产生抗拒情绪,做过的人大多不愿再经历第二次。有没有痛苦更少的检查方式,达到同样有效的初筛效果?临床上,粪便免疫化学试验(FIT)也被用作结直肠癌的初筛检查,只是因为检测精准度低,尚未得到大力推广。不久前,《英国外科杂志》发表一项研究证实,相比于单次FIT检测,连续进行两次FIT检测可提高灵敏度,检测准确率达到96.6%。如此,不仅能降低初诊漏诊风险,也有望减少不必要的结直肠镜检查。

连续两次粪便检测灵敏度为96.6%

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两个连续的前瞻性队列研究,均纳入有疑似结直肠癌症状表现的患者(反复直肠出血或便血、排便习惯改变、有可触及的肿块、体重减轻、不明原因腹痛)为研究对象。队列1中的患者接受单次FIT检测,队列2患者做两次FIT,中位间隔时间13天。

结果显示,相比单次FIT检测,两次FIT检测可使结直肠癌漏诊病例减少50%,晚期结直肠癌漏诊病例减少29.2%,重要肠道病变漏诊病例减少30%。论文作者之一、爱丁堡大学Farhat Din教授表示:“本次研究证实,在有相关症状的患者中最大限度利用FIT,既能避免漏诊,又能减少不必要的结直肠镜检查。”

便检有助筛选高危患者,肠镜能诊断性质

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刘正告诉“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”记者,健康人在胃肠道黏膜上皮更新过程中,每天要丢失0.5~1.5 毫升血液,属于正常生理性出血。若消化道失血量每日大于2毫升,就说明存在病理性出血。由于这种出血变化很难用肉眼观察,就需要通过化学试验进行检测,即大便隐血检测。粪便隐血检测/粪便免疫化学试验(FOBT/FIT)都是临床应用较多的结直肠癌早筛方法。其中,FIT是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的珠蛋白成分,来确定肠道是否有隐性出血。

“即便如此,无创的粪便免疫化学试验也不能代替肠镜。”刘正解释说,肠镜检查和FIT适用的场景不同。肠镜能让医生直观看到结肠和大肠的内部情况,还能取出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,确定息肉的性质,为疾病定性。正因如此,它才被看作是诊断结直肠癌的“金标准”。FIT检查的优点是无创、性价比高、便利性强,因此比较适合在大范围人群中,作为筛查高危患者的手段。

有家族史和肠道病史者应定期筛查

肠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,或只有一些不明显症状,如消化不良、腹部饱胀等。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扩散,患者才会逐渐出现如大便习惯改变、腹痛、便血、腹部包块、肠梗阻等较典型症状。因此,依赖症状发现早期肠癌很困难,早筛早诊对结直肠癌的治疗和患者预后至关重要。

根据国内外专家共识,以下几类人群需要定期做肠癌筛查:年龄在50~74岁、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、本人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、曾患肠道息肉、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、有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,或是长期(近2年持续存在)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、连续2周出现黏液血便等肛肠症状。筛查方法上,每年做一次粪便免疫化学试验(FIT),每1~3年做一次粪便DNA检测,每5~1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,以尽早发现异常。▲

责编:罗榕

主编:张芳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