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风证券特邀经济学家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周二在《财经》2023年年度对话论坛上称,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通缩早期信号,要及时使用非常规性政策应对,以尽早切断货币通缩螺旋。

“印钞机开‘冒烟’了,货币投放的力度大,但对国民收入的提振效果有限。今年一季度有15万亿(元)的货币增加,但带来国民收入的新增仅为1.35万亿(元)。”刘煜辉说,这其实就是乘数的坍塌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他解释称,国民收入(GDP)=投资*乘数,乘数等于(1-消费倾向)的倒数,消费倾向越大,乘数越大,反之亦然。过往每当中国经济下行的时候,政府下场加杠杆,经济就能很快地从谷底拉起来,而之所以能拉起来,一个重要的前提是“乘数稳定”。但是,三年疫情过后,家庭部门在面对“消费还是储蓄”的选择上,出现了质的变化,导致了边际消费景象快速跳水以及乘数的坍塌。

“所谓货币紧缩,只是借了通货的名义,其实是生产能力过剩,厂商的东西卖不出去,本质是消费者的需求不足,导致正常的经济循环中断。落到现实中,老百姓不买房了,车子也卖不动了,家庭部门开始去杠杆,企业部门、地方政府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负债最小化的倾向。”他说。

谈及居民选择储蓄、不愿消费的原因,刘煜辉表示,一方面是就业出了问题,收入下降,收入的预期在恶化;另一方面是家庭财务结构出了问题,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导致了对未来的悲观预期。

“这种经历并不陌生,30年前的日本和15年前次贷危机后的美国都曾进入过这种状态,美国应对地很好。”刘煜辉说。

从这两个国家的表现来看,他认为,摆脱困境要把握两个关键:一是突破常规经济正常时间的常规政策范式,中央信用要站在经济的第一排来强硬地支持系统资产负债表的修复;二是要抢时间,时间越早,效果越好,一定要抢在通缩预期深度固化之前出手。

刘煜辉建议,通过建立系统性特别国债的方式,帮助企业、居民和地方政府系统性修复资产负债表。比如,承担企业和劳动者缴纳的五险一金;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务滚动的成本;建立房地产国家收储基金,把房地产部门的压力转化为公共事业福利;设立奖励生养育基金,全面负担年轻家庭养育孩子的成本;补充证券市场稳定基金,在市场下行时,政府及时入市行动,购买核心资产。

刘煜辉还说,处理通缩问题,当前中国有三大优势。首先,我们刚进入通缩早期,通缩的预期还没有固化,完全有时间应对以避免困境深化。

其次,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实施完全没有问题,技术条件完备,想象空间是广阔的。

此外,美国深陷不可能三角,中美之间还有足够的博弈时空,如果中国的外交、决策长袖善舞的话,可以为中国接下来的经济政策争取更长的和平和发展的时代环境。

(文章来源:界面新闻)

关键词: